第一百章 准备小搬家到飞营地(1/2)
作品:《成长在石油物探》几个人又开始“泥里爬”。“爬”到一半路程的时候,突然,发动机熄火了。司机下去检查了好半天,才爬上来说,“roken!broken!”也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坏了。看来车是坐不成了。只能蹚水回去了。
旭比较为难,“我还带着相机呢!”
“带着相机也得蹚水呀!我还带着盘磁带呢!找个塑料袋包起来吧,我给你一个。”说着,蔡工从密码箱里取出一个塑料自封袋,让旭把相机装在里面。
“以后再带什么贵重物品出来,一定要找塑料袋包好。蹚水是经常的事情!走吧!”徐工边说,边跟着前面的翻译穆罕默德,开拔了。
旭从来没有这样过,八年多的野外工作这是第一次。他的个头也比较矮,经常就水就没过脖子,差点就到鼻子了。在有些特别深的地方,只能欠着脚,半跳跃着,艰难前行。
“怎么就没学会游泳呢!”他不禁埋怨自己起来。是啊!小时候可是没少在水里泡。别人的小伙伴很快都学会了,就他,不管怎么扑腾都不入门。手和脚总是协调不好。
还好,经常有高的不被水淹没的地方,可以闯出一条小路来。可是这些小路上经常会有蛇出没。前面领路的当地雇员一边拿着棍子敲,一边驱赶着随时有可能出现的蛇。蛇分好几种。一种通体绿色的小蛇是最常见的,毒性也不是最大。还有稍大一点的眼镜蛇,眼镜蛇比较具有攻击性。在面对人的时候,往往竖起身体反抗。但是工人们都带着三米多长的木棍,眼镜蛇的攻击距离没有这么远。要么逃跑,要么被一竿子挑起来,甩到十几米开外去了。还有一种蛇最危险,毒性最大。通体透明,它们盘在地面上的时候,不仔细辨认根本就看不出来。而且还会跳起来攻击人,有时甚至能跳到东风车挡风玻璃的高度。工人们也最害怕这种蛇。遇见这种蛇的时候,他们往往总是会先混乱一会儿,撤到安全距离之后,再直接撒硫磺,把蛇赶跑。然后一边往路两边撒硫磺一边走。
不光要防备蛇,还要躲着蜜蜂走。只要看见蜂巢,就得远远地避开。提前绕路走。成千上万只蜜蜂的危险性可是比一条小蛇大得多。对付他们几个人也要简单得多。
终于见到接他们的皮卡车了。马上就要走出沼泽了,水也浅多了。可是,旭也几乎走不动了。他突然被水底的草绊了一下,扑的一声摔在水里,弄了个大马趴。一直拿在手里的相机也掉进水里,他也顾不得清理脸上的脏水,赶紧爬起来去捞。找了十多分钟才找到。密封袋早就被扎漏了,满袋子的水。相机就那样默默的泡在水里面,结束了它短暂的生命。才跟了他两年的数码相机,匆匆离去了。
回到宿舍,脱掉浑身湿透的衣服,旭也顾不得洗澡,一头趴在床上,说啥也不想动了。今天步行的里程,几乎是参加工作将近九年以来所走过的路程的总和!何况现在胖了这么多,更何况是在水里,泥里,沼泽里!
“怎么样,林旭!还吃得消吧?”王队在跟他说话。
“哦!王队。还行,习惯就好了。还得加强锻炼啊!这几年在国内光抽烟喝酒了。把身体都糟坏了。慢慢我会适应的!”旭一下子坐了起来,为了向队长表明自己只是稍有点不适应,暂时休息一下,马上就好。
“这里确实比较难。晚上多吃点!”
“谢谢王队!放心吧,我能行!”旭想起那句俗语,“男人不能说自己不行。”
“先去洗个澡,别误了吃饭。”队长临走时又嘱咐他一句。
“好。”
送走队长,旭到底还是又躺了十几分钟,这才动身去洗澡,吃饭。国外小队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随时洗个热水澡。
送走徐工,林旭就开始全面接管放线班的工作。每天的晚上的计划是必须要做的。他根据仪器组长下达的每天工作量目标,详细做计划。有徐工在的时候,他只是在旁边看着,现在轮到他具体做了,才感觉到,必须要各个方面考虑周到才行。而且必要和测量提供的草图结合起来,算好哪一段桩号是陆地,哪一段桩号是水域,哪一段能利用道路,哪一段只能肩抬人扛。陆地的小组多做计划,就得多加人手,水域相应地就得减少人手。还得根据地形酌情加减前排列放线和后排列收线的人数,以做到收放线平衡。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沼泽车的状况。沼泽车出现故障通常是不可预期的,能否修好也是不可预期的。所以有时候刚刚做好的计划又不得不根据运输设备的变化而修改。
需要认真学。以前在国内的时候,仪器组并不管理放线班。而且,仪器组通常是去听课的,接受驻队监督的培训的。而现在,身为这样一个大班组的监督,必须得去培训别人,教育别人,这就要求首先自己要多懂得一些知识。
英语需要认真练。最起码,必须要能和翻译沟通。他这才知道自己掌握的英语词汇量是多么的少!人家穆罕默德随口说出来一句话,他得反复问人家好几遍才能基本理解。不光是词汇量的问题,口音也是个大问题。当地人说英语的口音比较生硬,夹杂着一些阿拉伯语的发音方式,更难听懂了。
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成长在石油物探 最新章节第一百章 准备小搬家到飞营地,网址:https://www.254y.org/142/142316/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