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突遭横祸(1/3)

作品:《成长在石油物探

厨师真是细心。知道他们几个淋了半晚上雨,挨饿受冻的,午饭竟然送来了满满一饭盒红烧肉!这是显然为他们增加热量,增加能量的。这可是旭的最爱呀。没过十分钟,红烧肉已经见底了,但是他感觉还是有点饿。很久不吃这样的美味了。

这段时间厨师小牛也非常辛苦。平时他早晨四点多起床,给大家准备早餐,然后休息一小会儿开始做午餐,晚上最晚十点钟才能睡觉。中方厨师只有他一人,带了四个当地学徒。虽然学徒很努力,但总是不得要领,经常犯点低级错误,气得他吃不下饭。小搬家到飞营地之后,小牛更紧张了。早晨不光要准备主营地员工的早餐,还有准备搬出来的这四个中方人的午餐。这点午餐必须赶在八点之前做出来,分装到四个饭盒里,做好保温措施,马上就得往工地送。队长要求了,这些饭到工地不能凉了,不能馊了,每人最少两样菜,米饭烙饼都得全,每顿饭不能重样!同样,下午的饭,两点就得往外送。

这样的要求,难度不小吧?但是小牛说了,“他们在外面比我辛苦得多!让大家吃饱吃好是我的职责!”

厨师一般都是职工技术培训中心选派过来的。技术相当高。

晚饭的时候,旭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好久不打了。队上的电话费非常紧张。每人每月只给五分钟的限额。这里没有手机信号,只能使用卫星电话,huraya。话费以美元计价,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是每分钟十二块钱。

旭的这五分钟限额,他是这么分配的。给老婆和女儿每两个星期打一次,每次二分钟。剩余的一分钟再给给爸妈打一次。当然,“只报喜不报忧”了!

这种卫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延迟太大。自己说完一句话之后,往往要等三秒钟左右,才能听到对方的回音。也就是说,如果掌握不好时间,两分钟的时间,往往要浪费掉最少四十秒。旭第一次打电话的时候,就吃了不少“亏”。因为听不到那边对自己上一句话的回复,他以为电话不清楚,就又重复一遍,而在自己重复的时候,老婆在那边正在回答自己的上一句话。结果,导致他又听不清了。只好问“什么,你再说一遍!”如此循环,到最后两分钟结束的时候,他俩说的有价值的话也没有超过五句。

从此,他吸取了教训。每次打电话,事先都要在肚子里打好草稿,把想跟老婆说的话按照重要顺序排列好,只要电话一通,他就要求老婆先听着,自己用最快的速度说完。然后再听老婆说话。当然,也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事。因为凡是重要的事,一两分钟肯定是说不清楚的,还不如不说。

“老婆,我这里一切都很好!吃的饱睡的香,今天还吃了顿红烧肉!马上快干完了,就快回去了!你们怎么样?晴晴好吗?上班紧张吗?暖和了吗?春捂秋冻,别那么快减衣服!家里煤气罐还有多少气?……”一分钟马上快到了,他停了下来,听老婆讲话。

“老公,我们也好着呢,放心吧!多吃肉,别喝酒!晴晴很好,我也很好。晴晴都吃胖了,一天三顿跟着她保姆奶奶吃。伙食比咱家好多了。我有时候赶上了也能蹭一顿。煤气罐基本都不怎么用!很少做饭!咱爸妈前几天来了一趟,老俩身体很好,放心吧!我打算给保姆涨点钱,对咱们晴晴真是百分百!以心换心吧!……”这电话不是电话,有点像对讲机了。

“家里的事你决定!挂了啊!”

一分五十二秒,他匆匆挂了电话。虽然还有千言万语,但必须得挂掉。配备这部卫星电话最首要的目的就是应急。万一飞营地有什么紧急的事情而电台又不能正常工作的时候,就要使用卫星电话和主营地、黑格里基地、喀土穆办公室、国内总部进行联络。必须确保这部电话的时刻畅通,不能欠费。这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这部电话也飞营地四个中方人共用的。电话费总额就那么多,自己占多了,别人就得少用。这在感情上也不可以的。

最后一炮终于在四月二十八日的上午十一点钟放完了。整个项目终于结束了。旭紧绷了将近两个月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是啊,对他来说,有史以来最困难的地形,最恶劣的环境,最艰苦的施工,最庞大繁杂的管理,终于平稳结束了。在他管理放线班的这段时间,工人们没有出现过大的波动,没有受过大的伤害,设备没有出现大的损失,生产基本保持稳定。他在国际小队的“处子秀”基本合格。而且,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他和很多工人居然都交了朋友。除了工作,计划,日报,还能经常坐在一起聊天,神侃。不知不觉间,英语交流的能力也飞速增长。只是这增长,不是“学术”上的,而是“实用”上的。为了简便快速的沟通,他逐渐把谓语和系动词省略掉,直接说关键词。更是逐渐抛弃掉时态、语态、从句,任何话都用最简单的结构表达出来。

但是,这是增长吗?这只便于工作,不利于考试。公司一直在强调,出国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要通过托福考试!

终于可以搬回主营地了。回主营地各种条件要好得多。可以不用担心狂风暴雨雷电蛇蝎了!

旭很兴奋。他把早已潮得发霉的被褥全都扔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成长在石油物探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二章 突遭横祸,网址:https://www.254y.org/142/142316/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