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传印父女别(1/2)
作品:《瑞云公主》第一百零六章 传印父女别
符国历1165年7月初,符王及其家眷还有随行的官员以及护军经过了四个月、数万里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南逃的目的地同望。
由于符王是一时逃难到到达的同望,所以地方官员没有得到通知,而且这个地方连个像样的行宫也没有,但符王却不在乎这些。这一路下来他觉得自己和家人能活着到这里就已经不容易了,只要有个栖身之所,有口饭吃就行了。
同望是符国最南端的城市,一面向海,只有一条进路和一条出路,三面是崇山峻岭,平均海拔在2500米以上,最高处达3300米,所以到了气候比较湿润的春夏季常常是云雾缭绕。符王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地方避难,一方面是考虑其地势易守难功,另一方面由于山林密布,云雾笼罩也便于掩护。
同望的地方官员听说国王陛下来了,先还在想怎么国王不通知一声就来了,自己连个准备都没有,后来听说国王是临时决定的,而且还要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
地方官员见符王及其随行人员差不多有近千人,因为先前在路上走散了些,叛逃了些。但就是这近千人的住宿和吃饭问题却让地方官员犯了难。为什么?
原来同望这个地方虽然有地势上的优势,但也是符国行政区划最小的城市,一下子来这么多人,光是住的房子就不够,而且当地的口粮对满足这些人来说也成了问题。官员将这些报告给了符王。
“陛下,臣敢问陛下,可否告知臣大约要住多少时日?”
对于官员的问话,符王竟一时语塞,还是另外一个同行的官员解了围:“薄大人,怎么,陛下要住多久,还需要告诉你吗?”
“微臣不是这个意思,李大人。只是同望这地界弹丸偏隅,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我又没有个准备,住的和吃的都不足,我这也是怕陛下受委屈不是。”
这时符王发话了:“薄卿不必犯愁,我们和百姓们住一样,吃一样的就行了。”
符王这话一出,薄大人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在心里嘀咕:“说了跟没说一样,和百姓住一样,吃一样。那还不得我去给你们张罗啊?”
看来符王来同望可是一时半会儿走不了了,薄大人也只好暂时将他们分别安置在府衙、驿站、旅店之中。然后又下令赶紧给修建行宫,从周边地界调集粮草。
终于,经过了几个月的突击赶工,基本上解决了符王一行这近千人的住宿问题,然后吃饭问题也渐渐有了眉目。
从符王逃京到到达同望定下足来前后经过了大半年,直到这年的中秋终于算是过上正常的生活了。
有句话叫做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连立国300余年的符国都遭到了亡国之殇,只不过消息还没有传到同望。符王刚在同望立稳足,本来想过个中秋佳节,哪知好景不长。也不知道是上天给项国开了个眼还是安了个顺风耳又或是怎么着,或者也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总之符王逃到同望的消息就被项王给知道了。
不单是符王在同望被项王知道了,同望终于也知道了符国业已土崩瓦解了,符王是逃到这边来的。
当然这些都还不算什么,历史上亡国之君光到某个地方城市避难甚至待机东山再起的也不鲜见于简牍。即使是知道国家已经分崩离析了,但敌人要打过来还有一段时间。同望的百姓还可以过上一段安稳日子。但对于符王来说却是真正的大麻烦来了。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项国那边……
“国师,寡人要怎样才能得到那传国金印?”项王为得到符国传国金印,以求名正言顺地接过符国的江山而发愁。
国师笑了笑:“陛下,这又有何难呢?”
“哦,看来国师有办法。”
“不瞒陛下,臣早就在那符王的身边之中安插了眼线,不论他走到哪里都会被我知道。”
“那这么说国师知道那符王现在何处啰?”
国师示意要悄悄地跟项王讲。
项王俯下身,听国师讲道:“陛下,符王在……”
“啊!是嘛?好。”项王得知符王在同望的消息非常高兴。
“那还等什么,赶紧派兵攻过去。”
“哎,且慢。”项王否定了自己先前的话。
“寡人想听听国师有何高见?”
国师眼珠一转,一个主意就出了来:“陛下,有道是兵不厌诈,符王刚从乾康逃到同望,旅途劳顿不说,而且还加上对战事的恐惧,可谓是惊弓之鸟,所以我们只要派兵在同望周围作作势,就会逼得那符王向热锅上的蚂蚁,等到他一露头了,陛下还担心传国金印不是您的吗?”
“国师的意思莫是佯攻?”
“臣之计表则佯攻,实则打探虚实。陛下可将派过去的军队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去打,一部分则去截,防止那符王耍花样。当然如果能逼得那符王走进我们设下的埋伏……那就,哼哼!”
项王听罢直点头:“那金印就指日可待了,是吧?”
“陛下英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瑞云公主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六章 传印父女别,网址:https://www.254y.org/150/150787/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