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新年好大雪(2/3)
作品:《妙拾回春》神情掩也掩不住。
朝益继续念着,“她娘家知道了消息后又送了一个丫鬟一个婆子过来,娘亲不必担心,这边有人照料……今冬京城的雪不多,不知道家里的怎么样了?儿子想着,待过两年在京城安定下来,娘亲就过来吧?也让不孝儿在娘亲跟前尽尽孝心,弟弟能一道过来就更好了,咱们一家团圆……这边的镖行可不少……娘亲的干木耳实是好,冬季里菜蔬少,前几日宴请上司,多亏了这木耳让席面增色不少,上司和同僚问儿子从哪里得来的这稀罕东西,儿子说是夏天采了晒干,留到冬天吃的,他们都道这法子好,说今年起也要试做呢。”
“您儿媳给您做了一身衣裳和一双鞋,另有十两银子,儿子在京城花销虽然比以前多了些,可俸禄也不少,年节时上面又给了赏赐,弟弟也该成亲了,娶媳娶低,嫁女嫁高,家里丰裕了,也好给弟弟找个可心的媳妇……”
这回的信特别长,絮絮叨叨的写了五六张纸,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邓知信的喜悦和兴奋,念完了信,朝益把几张信纸按照顺序排好交给宋氏,宋氏轻抚着纸上的字,喜忧参半。
温华也很为宋氏高兴,再过些日子,邓家就又要添人口了呢!婶子就要作奶奶了!见宋氏沉吟不语,便轻轻扥了扥她的袖子,“婶子,看看嫂子的手艺呗——”
包袱打开,照旧是一个小木箱,取下封条,解开绳子——里面有一锭十两的银子和一包衣裳,衣裳用蓝色的绸缎裁剪的,上面绣的福寿花样,简单大方,针脚也很细密。
温华做了大半年的针线,也能分辨出好坏,她里里外外看了,暗道这位的针线活儿还真是不错。
宋氏心满意足的举着衣裳往身上比了半天,才不舍的收进衣箱里。
朝益把放在桌子上的酒坛和纸包往前推了推,“这是我姑姑带来的酒和熟肉,奶奶尝着好,让我给婶子送些过来。”
宋氏笑着点点头,“跟你奶奶说一声,我谢谢她了,难为这么忙的时候还想起我来。前儿我做了不少花山,用了五六样果脯呢,温华和平羽都爱吃,一会儿你走的时候带回去尝尝。”
朝益在这儿跟着吃了饺子,又和温华、平羽玩了一会儿,就提着花山谢过宋氏回去了。
外面下着大雪,看来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停的,温华闲待着不想看书,就拿起绣活儿练手,这是个蓝色的肚兜,边上用绿色的丝线绣了喇叭花,她现在身上穿的是绿色肚兜绣的棕黄色的葵花,这都是比较好绣的图案。
宋氏忙完了手头上的事,便在屋里翻箱倒柜,稍微值钱点儿的东西都让她搬出来了。
温华有些惊讶的看着宋氏把东西一样一样搬出来堆到桌子上,桌子上堆得满满的,“婶子,你找什么呢?”
宋氏有些愁烦的叹了口气,“你大嫂这回怀上的可是邓家的第一个孙子,长子长孙,怎么也要表示表示,该送什么好?”
温华张了张嘴,暗想这回婶子是太过激动了,孩子还没生下来,男女还不知道,就孙子长孙子短了,要万一生下来的是个孙女,您还打算塞回去重来不成?
这番话说出去肯定不招人待见,因此她只是笑了笑,建议道,“大哥不是寄来了银子么?找好银匠打一副长命锁,您再做一身漂亮的虎头鞋帽送过去不就得了?孩子现在还没生出来呢,以后有得是您疼他的时候——大哥不是还说要把您接到京城去享福么?”
宋氏怔怔的望着桌子上堆的东西,翻来拣去看哪样都不满意,想了一会儿,点点头,“今天你二哥回来我就跟他说,让他明天就去城里!”
温华哭笑不得,不得不提醒宋氏,“婶子,要过了初十才开市呢,这会儿银匠也回家过年了啊。反正大哥写信回来主要是报喜,您让二哥找个好银匠,把东西做的精致些,也不让京城的人笑话咱们没有好东西不是?”
宋氏嗔了她一眼,“京城的东西再好,也不是我送的,可不一样!她要是真敢嫌弃?在你大哥那儿她就讨不了好!”
“是是是——”温华跳下床,搂着宋氏的胳膊摇一摇,“谁要是敢对您不敬,咱们一块儿收拾她!您还是把这些收起来吧,这么多东西堆着,不知道的还以为您是要搬家呢!”
宋氏点点她的额头,“小甜嘴,净说些婶子爱听的!”
温华扭了扭,娇声道,“婶子疼我嘛——”
“哦——对了!”她拍拍额头,想起之前忘了告诉宋氏的一件事,“朝益走之前说的——我看他好像还是愿意像从前那样过来帮您砍柴割草。”
宋氏点了点头,“这孩子最近消沉了不少,回头我去和你五奶奶说说。”
到下午的时候,邓知仁醉醺醺的回来了,他到了家往炕上一歪就睡过去了,小黑驴自个儿跑到食槽前吃起干草来。
宋氏本想第一时间和他分享喜悦的心情,可是他醉得厉害,怎么喊都不起来,气得宋氏拍了他两下,可还是没反应,于是只好帮他擦了脸盖了被,让他睡了。
晚间邓知仁醒了,知道了这个好消息,先是欢呼一声,随后就跑了出去,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妙拾回春 最新章节第43章 新年好大雪,网址:https://www.254y.org/171/1715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