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谋立太子班底 下(2/3)

作品:《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府丞两人,陈永华,吕留良;

当朱慈煊看到陈永华和吕留良担任詹事府府丞时候,暗暗点了点头。

陈永华和吕留良都是文武双全的人才,加以培养,数年后皆可入内阁中枢。但他们的资历尚浅,需要多加历练。詹事府府丞虽不过六品官职,但经办詹事府六部之事,是个锻炼人的好地方。

朱慈煊笑了笑,继续看下去。

主薄厅主薄一人,沐忠亮;

左春坊大学士,木靖;

右春坊大学士,顾炎武。

当他见到顾炎武的任职,倍感欣慰。

顾炎武的职务不好安排;他是自己的弟子,职位安排低了,以后谁还愿意跟自己混?若是将他安置在高位要职,又担心他的夸夸其谈和直言不讳会坏了大事。

右春坊大学士虽然只是五品官职,但足以彰显太子近臣的身份;大学士的身份也与他大儒的身份吻合。顾炎武若是知晓,应当满意。

只是,这家伙是李定国的超级粉丝,未必肯追随自己,还是问清楚为好,免得其中发生误会。

“先生,顾先生昔日拜慈煊为师,只想回到西南,辅佐晋王老师处理军务;先生的安排只怕不妥。”朱慈煊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张煌言。

“殿下请放心,顾先生期初纵有这念头,但自跟随殿下以后便只想辅佐殿下一人。”张煌言捻了捻长须,呵呵笑道。

朱慈煊点了点头,不再纠结于此,继续往下看,见后面一排詹事府官职录事、左庶子、左谕德….等一系列官职后面全部写着暂缺,不由皱起了眉头,叹气道:

“看来,原来詹事府需要这么多官员,看来我们还缺不少人才。”

“宁缺毋滥,”张煌言镇定自若道:“待平定安南,殿下振臂一呼,自然会有数不尽的人才投奔到殿下左右。”

“先生说的是,有伯乐在,何愁没有千里马,”朱慈煊傲气上涌,自信得笑了笑,往下看中护军和前护军的任职名单。

太子中护军将军:马宝;

太子中护军中卫军将军:吴三省;副将军江南

太子中护军北卫军将军:王辅臣;

太子中护军西卫军将军:沐忠显;

太子中护军东卫军将军:胡一清;

太子中护军南卫军将军:姚启圣;

两年前,太子中护军成立,因为兵少将寡,东卫军和南卫军并无合适人选,分别由马宝和吴三省兼任。

现在张煌言将胡一清和姚启圣安排在了卫将军的职位倒是令朱慈煊双目一亮。

“先生,慈恩原是大明卫国公,足以位列卫将军;但净武资历尚浅如何可居卫将军职位?”

朱慈煊朝站在一旁一动不动的姚启圣坏坏笑了笑,转头向张煌言的安排提出了挑战。

张煌言目不斜视,脸色肃然,拱手应答:

“启禀殿下,微臣以为,太子中护军乃是殿下之肱骨,从将军到卫将军需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所任将军需皆为殿下心腹,殿下真正亲近之人,姚公乃是殿下亲传弟子,自是殿下亲近之人。”

“此言不错,”朱慈煊笑着微微颔首。

张煌言继续说下去:

“其二,所任将军需精通兵法,能征善战。”

“净武虽然法号带个武字,但可没打过什么硬仗,先生用他未免显得武断,”

朱慈煊言辞虽然反驳,脸上却是挂着笑容。

他一边说着一边瞥向旁边的姚启圣,见他神色紧张,额头上冒出豆粒大小的汗珠,一副蠢蠢欲动模样,似乎在犹豫是否该辩解一番,心里不禁暗暗欢乐。

“姚公是殿下亲收的弟子,又取法号为武,与顾先生相映争辉,自然是文韬武略;至于没有赫赫战功,那只是没有机缘罢了。”张煌言神色自信,言辞凿凿应答。

张煌言的解释言简意赅,如果姚启圣不是人才,自己这个堂堂的大明太子决不会主动收他为弟子。

这回答相当于拍了一个朱慈煊无声无响的马屁,而且完全与事实相符!

朱慈煊听得颇为舒服,朝紧张不已的姚启圣招手道:

“净武,还不快来拜谢苍水先生!”

姚启圣挥起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快步奔到张煌言面前,拱手拜道:

“净武拜见苍水先生,多谢先生知遇之恩。”

“姚公客气了,”张煌言回礼道:“若要道谢,应该谢谢殿下才是;他才是姚公真正的伯乐。”

姚启圣又躬身拜谢朱慈煊。

朱慈煊收了帛布,扶起他,满怀期许笑道:“净武,为师所要的天空很大很大,你只管任意翱翔便是。”

“弟子谨遵师尊教诲,”姚启圣满怀壮志,慷慨回应。

朱慈煊点了点头,继续打开帛布,看太子前护军的将军配置。

太子前护军将军:张煌言;

太子前护军中卫军将军:陈永华;

太子前护军北卫军将军:黄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最新章节第375章 谋立太子班底 下,网址:https://www.254y.org/201/201196/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