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终末(3/6)
作品:《宗主的都市奇妙生活》下的天才,足不出户,又在网络上认识的姑娘。
阿白深知,她的孤傲和她的才华,也只有阿白的小团体可以容纳她,但是一旦要大规模地做生意,那么她的离开就是早晚的问题。
终于,阿白还是没能够留住她。她们是雪阳花的阴阳两级,现在那个活泼叛逆的风格走了,雪阳花却要发展得更大了。
……
接下来的故事紧张却无趣,大概是极道宗开始借助原本“新鲜”的噱头,大步迈进生鲜零售的范畴。
然后是借着生鲜的基础,踏足零售。
加上此前发展的旅馆生意,一个囊括了衣食住行的产业逐渐形成。
“把这几样的联动机制建立起来,要一个完美的内循环。人们可以住极道宗的酒店,吃极道宗的饭,买极道宗的东西,最后还可以穿上雪阳花的衣服……这就是你想要的,老杜。”
赵明程向老杜阐述了自己的设想。
不得不承认,他很有才能,而且准确地抓住了痛点。
“如果这样的体系建成了,不妨叫它……绿楼吧。”
杜非羽说道。
契机只是他在旅馆的外墙上种下的青藤。
但当青藤爬满墙面之后,反而让这座稀松平常的建筑在城市中显露了出来。
形成产业链,任何一座城市cbd都会完成这样的作用。
但是绿楼更小,更精致……而且,要更有辨识度。
于是,以一座座绿楼为单位,杜非羽的极道宗开始了在花洋市的角逐。
钟老板的落败,只是这场角逐的信号。
四处开战必然不妙,因此,杜非羽和赵明程的想法,便是把花洋市的一个个光鲜的商人,从各个角度击破。
首选立威的目标,是郑老板和他的滨海大饭店。
配合着极道小店积累下来的资本和人脉,赵明程终于甩开手,在高档饭店这方面,他要在明面上和郑老板搏一搏。
郑老板代表着花洋市传统的富人群体,而极道宗就要代表这个城市的新贵。
银环鱼虽然做创新菜,但是经营模式仍然维持传统,不能让年轻的贵族们感觉到刺激。
于是,他在高档菜的基础上,给餐厅加装了无人机和电磁轨道,再把整个场景布置得如同东方奇幻胜地。
场景因素,这一点,也是把杜非羽想法的发扬光大。
……
饭店之后,极道宗频频出招。和丁老板的运动服品牌合作,引入苏老板的茶叶门店,最后和做地产的方总达成合作,并因为杜非羽和赵明程雄辩的理想和思路,说服了主管的一系列官员。
这大概是一个优秀的故事,一个闪耀着光彩的项目。
当然,中间也有波折。
那是来自其他国度的零售巨头,第一次冲入了花洋市的环境里。
花洋市的老板们被这种庞大的销售模式冲乱了阵脚,本地原生的各行各业都遭到了打击。
偏偏杜非羽选的角度刁钻。就像之前在各个老板的竞争中穿梭一样,他用小规模的本地生鲜避开了大规模零售的碾压,用衣食住行无可替代的复合形成独立性,顶住了大资本的压力。
最后,他用化整为零的社区销售,直接躲过了最残酷的攻城略地。
但花洋市的老一派零售势力,终于都在这样的竞争中凋零了。
绿楼成为了本地特色零售的最大根据地。
本地特色的鲜花产品,本地特色的茶类产品,本地特点的土产生鲜,和餐馆息息相关的配料销售……
无论是什么产品,都会让人想到极道宗的名字。这是来自标准化的大零售商短时间内无法模仿的事物。
这里有赵明程的考虑——
头部公司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大的公司管理体系,正面竞争如同迎接降维打击,根本不可能获胜。
但是巨头公司在扩张的过程中,要面临最严峻的本土化挑战。
水土不服会让巨人倒地。那么,在巨人彻底适应之前,本土的公司就应该把握住这个空档期,彻底抓住这块高地。
杜非羽抓住了。
在巨头零售商入驻花洋市一年后,第一座绿楼落成了。
在本地人才万马齐喑的日子里,“绿楼模式”被作为新时期的经济模式,成为了众人口口相传的典型。
工商协会,在这里吹牛逼摆谱的众人,终于对这个原先坐在角落里的低调家伙刮目相看。
然后活动纷至沓来。
杜非羽第一次看见俗世的红地毯为他而铺,通向的是讲台和奖杯的路。
“我在这里,要讲的,是道——因为极道宗,一直在用行动传道。”
现在,杜非羽有越来越多的听众了。
无论是真实的崇拜,还是盲从,又或者是想要分一杯羹。
但极道宗和绿楼,将在花洋市继续推广,并逐渐走向花洋之外的地方。
办公室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宗主的都市奇妙生活 最新章节第二二四章 终末,网址:https://www.254y.org/226/226161/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