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白鹿原》获茅盾文学奖与远村答问录(4/4)

作品:《陈忠实自选集

西青年创作队伍的建设。老一代作家曾为我们这一代作家队伍建设耗去不少心血,那么,扶持和建立一支更年轻的陕西作家队伍的责任就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所以作家协会先后召开过两次长篇创作讨论会和一次青年创作座谈会,并通过协会的两本刊物《延河》和《评论》对陕西作家的创作给予支持和鼓励。1994年还搞了一次散文专题讨论会,大家反映很好。同时,《白鹿原》完成以后,我对写作的情绪调整不到最佳状态,也就是说,我好像对失去了某种激情。读者对我的期望值很高,我在没有充分创作激情的状态下,就不能轻易动笔,以免使读者失望。所以,我这几年连短篇都没有写,只是写了些随笔和散文,出了两本散文集。当然,这几年的收获也是有的,通过主持机关工作和改善工作条件,我对城市生活也有一些体验了。尤其是我住进了城市,结识了一些商海弄潮儿和社会各色人等,给了我一些新的感觉,但这种感觉还没有达到形成一部作品的程度,所以我不敢仓促下笔。未来的创作是不是鸿篇巨制,是否要超过《白鹿原》,我根本就不思考这个问题。这是个艺术创作的规律,对我来说《白鹿原》已成为历史,没有必要跟它较劲。记得《白鹿原》问世后,我跟评论家李星有个对话,李星问过这个问题,我告诉李星,自己再不会上《白鹿原》那个原了。今天,我依然将这句话给你。我只是尊重我自己的生命体验和艺术感觉。最终能形成什么样的作品,那就写个什么样的作品献给读者。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只要有独立生存的价值,只要是实实在在达到了我所体验到和追求到的目标,我就感到欣慰了,因为,它们都是我的孩子。

(原载《延安文学》1997年第6期)
本章已完成! 陈忠实自选集 最新章节对话《白鹿原》获茅盾文学奖与远村答问录,网址:https://www.254y.org/265/26531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