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破碎的雕像(1/2)

作品:《百世诅咒

那竟然是建文皇帝的亲笔,而且还是遗书

说实话建文帝在明朝的历史上算是最大的一个迷,当时的朱老四找了他二十多年都没找到。而当我在上面看到建文帝的自转的时候就隐隐猜测他最终的归宿很可能就在这里,但是当我看到这遗书的时候却仍然忍不住轻微地颤抖起来。

老板娘她们被我的叫声吸引了过来,全都围了过来。不过这时候我却根本顾不上其他,开始慢慢地读了起来。而当我读完这整张黄绢的时候,心情就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了,我甚至根本不敢相信这其中的故事。

由于古文比较拗口,再加上里面有很多地方都是我自己的猜测,我只能将我自己的想法和故事一起说出来。不过就算是我大概猜到了其中的缘由,我仍然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上面那自传中曾经说过,这建文皇帝在他这藩王叔叔围城的时候,是受到道衍的帮助才逃了出来。那时候我根本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朱棣阵容的军师最后却帮助建文帝逃跑,可是当我读完这一篇遗书之后,我竟然陷入了更大的谜团之中,这也是我最后坠入这个无尽谜团的黑幕的最开始的原因。

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这道衍和尚是在朱棣进京见朱元璋的时候结识朱棣的。当时朱棣根本就没有反叛之心,当然主要是没胆子。这和尚当时就断定朱棣有一天会反叛,而且自从这家伙跟着朱棣的第一天开始,每天的工作就就是撺掇这个藩王当皇帝。

可是在这遗书中,这道衍最先结识的人竟然是朱允炆而且这家伙跟朱允炆的关系还十分不一般,至少在这遗书中能够看出来,朱允炆竟然十分信任他。

这道衍和尚最开始结识朱允炆是在一个太监的介绍之下,当时朱允炆并不是十分看重他。不过当他给了朱允炆一件宝物之后,朱允炆就开始变得十分尊重他,并且在没人的时候称之为师。

这宝物我无从知道,不过从朱允炆含糊其辞的描述中,我至少知道建文皇帝自从拿到这宝物的时候,就开始夜夜参详,可惜三年仍无所得。

什么样的宝贝值得当时的皇位继承人夜夜参详呢这里的夜夜也大有文章,一个皇位继承人为什么只有在夜里才将这东西拿出来研究呢按说当时他已经是最高权力的继承人,什么样的东西能够让他这么小心呢

这些疑问自然没有人能告诉我,我虽然心中十分疑惑却也得不到答案。可是当我看到接下来的内容的时候,却已经没心思再去思考刚刚的疑惑了。

建文皇帝在从南京逃出来之后,按照道衍的指示来到了这里。虽然这一路上十分艰辛,可是有道衍和尚在暗处接应,倒也没有出现意外。

说也奇怪,这建文皇帝虽然因为道衍的原因失了国,但是他却根本没有一丝怨恨。反而是经常感叹,希望能够在道衍的指导下,得见佛偈、安入极乐。

这几个字在整篇遗书中出现了四五次,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就是和尚出身,不过我相信这家伙绝对不信佛。如果他知道他的子孙因为信佛而丢掉了皇位,估计能气得活过来吧。

据建文帝遗书中所说,他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十年,日日得见佛际而不得禅透,最终憾死于此。不过在最后的一段中,却出现了十分奇怪的一段话。

建文帝与道衍曾经约定,死后葬于青台。至于这青台到底是什么地方,建文帝倒没有说出来。不过在他临死的时候他仍然不敢叫人将自己葬入青台,只好暂时葬于此,得以日日受佛光洗礼,最终得以安入极乐。

这一段遗书我读了很久,希望能够从中再找到一些线索,可是就算我绞尽脑汁仍然对整件事情不甚了了,根本就不明白这建文皇帝到底说的什么意思。

很显然这道衍和尚交给建文帝一个十分神秘的宝物,这宝物十分神奇,竟然让建文帝研究了三年都没有研究出来。然而他却同时撺掇朱棣篡位,这个家伙两面安排到底有什么目的呢

建文帝绝对不是傻子,一个跟自己叔叔反叛自己的人,他竟然仍然相信他的安排,这建文帝到底凭什么这么信任他呢而且这建文皇帝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仍然不敢去那青台,甚至连死了都不敢葬在那里,这绝对不是因为他谦虚,我猜那一定是因为恐惧。

虽然这地方十分诡异,但是这建文皇帝既然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应该早就习以为常了才对。可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能够让一个曾经的皇帝连死了都不敢葬在那青台之中呢甚至在自己的遗书中每次提到的时候闪烁其词

况且我怀疑这道衍和尚不仅仅忽悠了建文帝,我甚至怀疑他同样利用了朱棣。这朱棣在开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造反的胆子,最后还是建文帝逼迫的没办法这才扛起了大旗,这其中难道没有这个道衍的影子

凭借建文帝如此信任他,我不相信这其中他一点动作都做。可是他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个家伙在历史中本身就是一个谜,在撺掇完朱棣造反之后,按照功劳他被封二品少师在当时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可是这家伙白天上完班儿晚上就回到寺院里当和尚,根本没有醉心于势力。就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世诅咒 最新章节第三十七章 破碎的雕像,网址:https://www.254y.org/337/33769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