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二章 平衡文武
作品:《天唐锦绣》李承乾怀里抱着刚刚出生不久的小儿子,一边轻轻晃悠着,一边询问一旁的王德:“皇后不回来?”
王德躬身侍立,偷偷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道:“皇后说春日以来,太子殿下多次患病,最近又有些气喘咳嗽,要留在东宫照顾太子,待到太子痊愈,再回宫里。”
“呵呵,朕倒是没发现,皇后居然是个倔性子?”
王德低头,不敢接话。
对于女子来说,“倔性子”可不是句好话……
一旁雍容华贵、妩媚秀美的沈婕妤面带笑容,声音柔柔弱弱:“母子连心,皇后担忧太子殿下实乃情理之中,就好似臣妾如今一颗心都放在皇儿身上,哪怕咳嗽一下、吐一次奶,都担心焦虑。皇后所为乃一个母亲应该做的,绝非不识大体,还请陛下勿怪。”
王德头垂得愈发低了。
李承乾冷冷看了沈婕妤一眼,将怀中皇儿交给一旁的奶嬷嬷,站起身,居高临下淡然道:“自大唐立国之日起,这宫里的规矩千条百种,但其实最基本的只有一条:莫逾矩!”
顿了顿,对王德道:“皇后乃是皇儿嫡母,过两日将皇儿送去皇后那里,由皇后抚育。”
心性狭隘、狡诈多计,焉能抚育皇子?
“喏。”
王德应诺,然后跟随李承乾走出寝殿,去往御书房。
身后,沈婕妤一张俏脸惨白,娇躯微微颤抖,眼眸之中满是惊慌恐惧,甚至顾不得儿子被从身边夺走……
逾矩?!
死罪也!
……
回到御书房,李承乾跪坐在靠窗的地席之上,瞅着外头秀丽景致,心头郁结、闷闷不乐。
夫妻之间不和谐,导致所有生活都一团糟……
王德悄悄站在门后,不敢言语。
半晌,李承乾开口道:“宣召中书令、侍中、兵部尚书前来,让他们汇报一下西域战事之情况……将英公一起叫上。”
“喏。”
王德退走,李承乾又坐了一会儿,喝了两杯茶,这才起身回到御案之后,拿起朱笔批阅奏疏。
小半个时辰之后,李勣、刘洎、马周、崔敦礼四人鱼贯而入,躬身见礼。
“诸位爱卿平身!”
批阅一会儿公文,心情已经平息下来,李承乾笑吟吟摆手示意,而后起身从御案之后出来,招呼几人一并坐在窗前地席之上,让内侍奉上糕点、茶水。
待诸人都捧着茶杯喝茶,看向崔敦礼问道:“西域可有最新战报?”
崔敦礼道:“尚未有最新战报,最近一次是六日之前。”
长安距离西域五千余里,碎叶更在七河流域,将近万里之遥,即便沿途设置有政事堂、武有军机处,双方利益相悖、互有竞争,关键时刻尚需他这个皇帝从中转圜、一锤定音。若是双方当真放下成见、大公无私,进而彼此协同、配合默契,那他这个皇帝就得被束之高阁、摆上牌位,彻底架空。
“平衡”之要旨便是“锄强扶弱”,现在文官式微、军方强硬,他就得站出来拉偏架……
“虽然英公之言不差,咱们不能在后方对前线将士指手划脚,但中书令之担忧也有道理,总不能在后方辛辛苦苦尽力谋划,却连前方的战略都一无所知吧?这样,崔爱卿以兵部之名义往碎叶城发去一道文函,询问二郎是否还有后续之计划,以便于朝中能够组织筹措、全力支持。”
“喏。”
崔敦礼应下。
李承乾又道:“论钦陵率领家眷入唐,表明依附之意,欲久居大唐……实则入唐为质。为了安抚其心、彰显大唐宽宏国策,朕打算授予其官职,使其食大唐之俸禄、为大唐效力,应当不下于正四品官职,诸位爱卿觉得哪处衙门有空缺,可以妥善安置?”
就如同突厥各部入唐一样,授予官职以安其心乃是理所应当,虽然当下已经有了“不经科举、不予官职”的国策,但这一条对于外族内附之人并不适用。
阿史那贺鲁的儿子都可授予鸿胪寺少卿之职,论钦陵也该享受同等待遇。
刘洎问道:“陛下之意,是给予一个闲散职位将其高高挂起,还是授予实职?”
李承乾想了想,道:“其人能够主动内附,堪称典范,不应投闲置散、毫无权力,还是应该授予一个实职。”
刘洎蹙眉沉思。
若是闲散职位好办,可若是实职就不好安置了,一些衙门涉及到国家政策制定、甚至国家机密,当然不能让外族人参与其中。
崔敦礼建议道:“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如何?”
大唐折冲府有内府、外府之别。
外府指轮流到京师宿卫的折冲府,内府则指三府三卫,三卫即亲卫、勋卫、翊卫,三府称亲府、勋府、翊府。其兵源主要由皇族、勋贵、官员子弟以及战功升迁。
本章已完成! 天唐锦绣 最新章节第两千七二章 平衡文武,网址:https://www.254y.org/34/34756/5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