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李老三,跑了……(2/3)

作品:《奋斗在开元盛世

忠传递天子口谕。

李老三突然开口,叫住高力士。

“刚才你说杨国忠要放火烧毁的,是灞水之上的便桥?长安城西,便门正对的那一座?”

高力士连忙点头。

李老三却突然自失一笑。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开元二十三年,谢三郎还是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就平灭了两场叛乱,一场,是刘普会,在洛阳城外刘家别业,另外一场,是刘志诚,就是在这长安城外的便桥左近……”

高力士听了李老三的话,无言以对。

他知道李老三要说的是什么!

自从谢三郎身兼三使、坐镇扬州以来,有关他的逸闻,他的经历,早就传遍了大唐,尤其在他天宝十一载回京之后,关于谢三郎的种种传闻,更是喧嚣之上,至少在长安城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作为李老三的贴身内宦,高力士堪称所有宦官的“顶点”,他如果想知道点什么东西,都不用自己开口,自有孝子贤孙帮他打听得清清楚楚。

现在李老三提到了谢三郎,又提到了长安城外的便桥,更是直接点明了开元二十三年的那一场如同闹剧一般的“刘志诚叛乱”,高力士哪里还不知道李老三到底要说什么。

他刚想开口,却根本不知道说什么好,到了最后,也只能闭口不言而已。

只听得李老三说道:

“谢三郎也曾火烧便桥,却是因为当时他麾下仅有金吾卫八十人,面对刘志诚麾下两千余弥勒教教众,要破釜沉舟一鼓作气地冲杀过去,烧毁便桥,是为了绝了所有人都后路,让麾下金吾卫能够一往无前,同时也是担忧一战不定,被溃散的弥勒教信中趁乱通过便桥冲击长安城……

今日,我等也烧毁了便桥……却是为了阻挡追兵……

高下立判啊……”

说完之后,李老三顿时一声长叹。

“悔不该当初不听谢三郎之言!

如果在开元二十三年斩杀了安禄山,又哪里有今日的狼狈……”

一语出口,无论是他身边的杨贵妃,还是车外的高力士,全都无言以对。

李老三苦笑一声,也不再言语了,又恢复到了刚才的状态,车轮滚滚向前,随着车辆的摇摆,和杨玉环一起左右摇晃,唯一不动的,是他紧锁的眉头。

红日东升,移至中天,阳光普照。

李老三一行人,抵达咸阳县望贤宫,正是该吃饭的时间,给李老三一行人打前站的王洛卿却不知道哪里去了,就连咸阳县令也不见了踪影,也不知道是他没有接到天子驾临的消息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眼前的情况挺尴尬的,没人管饭……

李老三没辙,只得派遣宦官再次到咸阳县去催促。

但是……

饿啊!

天子一行人天刚蒙蒙亮就离开了宫城,为了不让文武百官发现,那真是偷偷的,静悄悄的,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能吃上早饭?随后有一路紧赶慢赶的,又是赶路又是防火的,整整折腾了一上午……

随行的六军十二卫还算好,毕竟都是年富力强的关中汉子,一顿饭早点吃晚点吃,不打紧,但是随行的那些皇子、皇女可受不了啊……

天子这次出行,为了保密,根本不敢“扩大影响”,就连居住在长安东北角的十六王宅之中的成年皇子、公主都没有通知,都是宫城里面有谁就带着谁,这些还居住在宫城之中的皇子、皇女,这些人,除了都是李老三的血脉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年龄较小……

一句话,大人不吃饭,能忍,小孩子不吃饭,那可忍不住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派遣出去的宦官一直没有回信,一行人越来越饿,到了最后,一群皇子、皇女饿得直哭……

李老三一看,这不行啊,就把杨国忠叫过来了。

杨国忠也不敢把这些皇子、皇女给饿坏了,尤其看着李老三脸都黑了,知道这时候不挺身而出不行了,直接一拍胸脯,看我的!

结果……

杨国忠飞马而去,不多时已然回归,怀里揣着七八张胡饼……

原来,不远处有一处市集,堂堂剑南道节度使,御史中丞,遭遇天子没饭吃的窘境,也没招,只能自己亲自出面,花钱买吃的……

李老三和杨玉环共分一张胡饼,一人一半,李老三因为天子的身份,拿了一大半……

不过,一共就七八张胡饼,也不够分啊……

在一行人正在发愁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报告,有一群老百姓正在接近咸阳县望贤宫。

怎么回事?

原来,正是杨国忠亲自出面去购买胡饼,在集市上被有心人看了出来,旁敲侧击一打听,顿时都惊了,啥!?天子来了?就在望贤宫,还没吃的!?这还了得!老婆子,快看看咱家还有啥剩饭没有,热热……干嘛?我给天子送吃的去!

要说李老三在民间的声望还真是不错,乡野中人一听说他没饭吃,迅速行动了起来,家里有啥好吃的,全给他送过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奋斗在开元盛世 最新章节第688章 李老三,跑了……,网址:https://www.254y.org/369/369155/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