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霉粮(1/3)
作品:《明末布衣王》“大人,你来了?”就在李逸观察这老汉的时候姚波闻讯赶来,立即给李逸打了个招呼。
“我过来看看,还不错,虽然施工进度慢了点可还算井然有序。”李逸对姚波的组织能力还算认可,笑着表扬道。
“都是大人领导有方。”姚波谦虚道。
“我是动嘴的你是动手的,你就别谦虚了,我看啊咱们可以搞一个光荣榜,把工地上干活卖力的负责任的登出来并奖励一些钱财,我看刚才这位老师傅就很负责,很值得嘉奖。”李逸指着眼前的周师傅说道。
“还不快谢过李大人的赏赐。”姚波指着愣在一旁的周老汉说道。
那周老汉看到李逸衣着打扮非同寻常,整个工地负责人姚波对他也毕恭毕敬,想必他一定富贵非常,可没想到是刚才自己说到的李大人,听到姚波的提醒赶紧跪在地上给李逸磕头。
“快快请起,工地之上不用这么多虚礼。”李逸扶起周老汉后又继续问道:“老师傅,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跟我说,官府一定帮忙解决。”
“大人救了我全家老小,老汉一定求菩萨保佑大人长命百岁。”周老汉爬起来后激动的说道。
“大人问你有什么困难没有。”姚波提醒道。
“困难倒是有一点,就是现在的糯米供应不及时,筑城的进度慢一点。”周老汉小心的回答道。
“哦,筑城还要糯米?”李逸听完甚感意外,难不成要给老百姓改善伙食。
“大人有所不知,现在我们筑城是以青石为基,青石之上以三合土为墙,三合土是以黄泥、河沙、糯米浆和石灰搅拌夯实而成,如今黄泥、河沙、石灰都好说,就是糯米供应不上拖慢了进度。”周老汉赶紧解释道。
李逸一听恍然大悟,古代没有水泥,要想把黄泥河沙粘合在一起,除了加石灰还需要配上一定比例的糯米浆,这样筑出来的城墙才能经久牢固,这种三合土不怕风吹雨淋,更关键的是韧性十足,古代没有高爆炸药,如果光靠人力的撞击是很难破坏这种城墙的。但这种筑城之法耗费巨大,当年沈万三替朱元璋修建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墙,可见他的财力是何等的惊人。
“大人,属下已经把蒙城县所有的糯米都收集过来了,可糯米不比籼米,每个粮店存量较少,我已经吩咐人到临县去购买了。”姚波听到周老汉提出问题后赶紧解释道。
“你知道这个情况就好,以后啊多跟这些一线的工人了解情况,看的收获不小。”李逸听完姚波的解释,并没有责怪,毕竟这是客官存在的问题,只能慢慢解决。
“属下明白。”姚波赶紧答应道。
“先把那段倒塌的城墙补起来,至于瓮城暂且缓一缓,可以安排人把地基打牢。”李逸这次定下的施工任务不光要把年久失修的城墙补齐,还打算在四个城门之外修建一个瓮城,增加第二道保险。可眼下施工材料跟不上只能先抢修城墙要紧,至于瓮城只好延期施工了。
李逸告别了修建城墙的工地现场后来到护城河边,蒙城乃是一个小小县城,护城河的规模远不如襄阳、洛阳等大城,可胜在水力方便,涡河绕城而过,筑城之时开凿了一条宽约二十米,深约四五米的护城河,后又直接引涡河之水注入其内,形成了一个u字状水面环形工事,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但坏就坏在护城河多年无人清理,早就淤积不堪,有几处只剩不到一米,枯水季节可以直接淌水而过。李逸必须保证这第一条防御线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就算闯贼围城想填平这护城河也得让他们脱层皮。
临近深秋,涡水也进入枯水期,姚波命人在涡河引水处筑起一道堤坝,让护城河内的水自然流干净,剩下的就是清淤工作,这种事情不需要壮劳力,就是普通的妇女也能干,只见护城河内密布成千妇女,个个挽起裤腿用簸箕把淤泥从护城河内挑出来。而这淤泥也不能浪费,早有庄稼人守候在一旁把这淤泥运往自家田地,要知道这淤泥可是上等的肥料。
日子一晃而过,蒙城县的城防修缮工作已经过去半月有余,城墙的修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要着手修建瓮城,在一天的工程结束后,姚波来到后衙给李逸汇报当日的工作。
“姚波来了,快快请坐。”李逸正在屋内仔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听得吱呀一声,抬起头看到是姚波进来,招呼他坐下后说道:“萍儿,泡杯好茶来。”
“大人客气了”姚波坐下后回答道,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姚波算是融入了李逸的权力圈子,整个蒙城县都知道他现在是知县大人跟前的红人,众人对他越发的恭敬他也就越发的感激李逸的知遇之恩。
“谢过姑娘”
舒萍儿听到李逸吩咐,泡好了两杯雨前龙井端了上来,姚波知道舒萍儿虽只是一个丫鬟,可李逸上任没带家眷,后衙事物都靠舒萍儿打理,虽然舒萍儿长相貌美,可也只是目不斜视的回了一句。
“怎么样,现场没什么事吧?”李逸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后问道。
“施工还算井然有序,只是粮食有点麻烦,如今三千石粮食已经消耗过半,我看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布衣王 最新章节27.霉粮,网址:https://www.254y.org/381/3815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