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壮志(1/2)
作品:《汉祚》“陛下。”>
“令君来矣,且来喝一杯。”>
“请陛下先......”>
“且用......”>
南郑城头,匆忙穿戴完毕的尚书令李平在中常侍黄皓的小心带领下,小心翼翼的走上城头,第一眼便看见了一身浅白色长袍宽带,持着酒盏向北而立的天子刘禅。>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白日些许的燥气便在晚风吹拂下,徐徐消散。>
“来给李君满上。”刘禅似乎已经喝了不少酒,见到李平上来后,当即吩咐一旁的黄皓倒酒,甚至见到其人手忙脚乱的样子,还要自己上来给李平倒,却是惊得李平礼都未行毕,一阵的推辞和惶恐。>
且说,皇帝亲自给你倒酒你敢喝吗?>
莫非以为自己是诸葛孔明?>
但无论如何这酒是推不了的,稍许,待到酒盏倒满,刘禅便眯着眼睛催促道:“李君?李君?”>
“陛下,臣在。”李平赶紧端着酒盏迎上去。>
“卿迟来矣,且先饮一杯。”刘禅转过头来看了他一眼,却颇为豪迈的指着他那盏酒,笑道:“不饮尽,我这里却是不许的。”>
“......”闻言,李平却是苦笑一声,但也随即端起酒盏对着刘禅行了一礼,随后一饮而尽。>
便见刘禅高兴的拍着手:“不愧是朕的尚书令,黄皓,再去给满上。”>
黄皓便如一寻常路边酒家的小厮一般,赶紧把着酒壶便再度给李平的酒盏里满上。>
“陛下今日好兴致。”一盏酒过后,李平倒是稍稍去了些拘谨。>
“哪有什么兴致,不过苦中作乐罢了。”刘禅却是摇了摇头,稍微抿了一口酒,眼神飘忽,看向远方:“便如这茫茫峻岭,也有许多不如意,秋日落叶,冬日下雪,夏日炎热,便只是春日尚好,可又如何能年年月月皆为春日?不过都是无从选择罢了。”>
“陛下此言颇有道理。”李平听着某天子不伦不类的比喻,居然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峻岭与吾等皆是同样罢了。”>
刘禅闻言一笑,却是摆了摆手,忽然道:“听说今日间不少大臣都去了定军山拜祭相父?”>
“是有一些。”李平想了想,点头道:“大抵上是因为即将启程回成都的原因,大臣们去的多些,不过臣倒是未去。”>
“哦?李君为何不去?”刘禅转过头来,似笑非笑道:“莫不是还在记仇?”>
“陛下说笑了,哪里来的记仇一说?”闻听此言,旁边持壶的黄皓忍不住抖了一抖,而李平却相当平静,长身而起,失笑一声:“无论是先帝还是陛下亦或是丞相对我只有恩,还是大恩,仇之一说却无从谈起。”>
“那便当朕说错了,自罚一杯。”刘禅随意的摆了摆手,端起酒盏一饮而尽,却又是跟刚才的李平完全不同的风范。>
“陛下豪迈。”李平赞道。>
“哪有什么豪迈?不过是见了一场生死罢了。”刘禅随即负手而立,淡淡道:“以前的时候在宫里,也不知外界是何等情况,死人便也没那么在意,可这次从五丈原回来,朕的心思改变不少,生死间远没有说得那般容易。”>
“不过李君,现在国家崩溃沦落至此,吾等总归是有点责任的。”刘禅话锋一转,继续道:“但此时而言,无非是国家大义凌于个人情绪之上,说什么都不如去做些事情来得妥当。”>
“臣已知陛下在五丈原上之言,却是振聋发聩,总觉此生若真如此,便也太潦草了。”李平再度饮下杯中的酒水,苦笑一声道:“怕是陛下不知,在那道旨意到来之前,臣心中甚至存了死志,亏得陛下救了老臣一命。”>
“所谓五帝圣焉死,三王仁焉死,五伯智焉死。”刘禅继续淡淡道:“人莫能考也。”>
“便如朕此次出奔五丈原,心中实际上没想那么多,蒋琬等人皆劝我以大局为重,不能轻率行事,可何为大局?”刘禅忽然转头看向李平,却是提高了音量:“朕私以为大局便在我!真以为我是放着一个妥当的路子不去做,弃了祖宗制度家法,一意孤行吗?还不是因为彼处路数全然成不了,只能誓死一搏罢了。不过彼时却是没想过什么生死的,大概是一腔余勇上前来,却是不顾一切了。”>
“陛下千里壮举,旁人莫能哉,堪比光武,臣每每思及,感伤之余也热血奋勇。”李平先是拱手称赞了一句,随后便谨慎问道:“陛下心中可是想起先帝了?”>
“是啊,李君不愧是李君。”刘禅居然长长出了一口气,随后道:“说起来朕便是想到先帝了,这几日间,包括相父在内,旬旬有人说朕可比先帝,实际上真的可比吗?我一无先帝之勇烈,二无先帝带兵打仗的本事,治国治政皆不用提,便是朕不说,卿也应当知晓。”>
“陛下何必妄自菲薄?”李平直起身来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祚 最新章节第38章 壮志,网址:https://www.254y.org/383/38336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