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试射(2/2)
作品:《回到南宋搞事情》用已经制作好的泥芯放入铁模圆筒中。
在底部的铁模上,有两个手臂粗的洞,加上最后面的引信使用的洞,就可以把泥芯均匀的固定在铁模中间。
这样浇筑时不会因为外力的原因,让炮管厚度变得不均匀。
旁边的两个洞,就是火炮的卡槽,就像两支手臂一样,能够很好的卡在炮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用来抵住炮弹发射时的后坐力。
第一次的铸炮,因为经验不足,六件中铁模只有三件成功。其余的不是炮管厚薄不均匀,就是有蜂窝,需要重新回炉。
不过,这三门成品,到用来做射击实验的时候,只剩眼前这一门,其余两门都耗费在了实验之中。
如果不是因为有炮架和轮子,恐怕这门火炮在实战中很难投入使用。
这炮架和轮子都是用钢造的,主要原因钢的重量比铜要轻,而且耐用。
虽然,现在的炼钢技术达不到后世的程度,但炮筒都能用,炮架更不用说了。
只不过,需要耗费时间进行保养,否则然容易生锈。
张韵知道,史书上记载的最早的火炮,大部分炮架都是用木头做的。
这样虽然解决了运输的问题,但却无法承受开炮时的后坐力。在到达战场之后,还要将大炮拆下来垒一个炮台,非常不方便。
像眼前的这种火炮,张韵完全是按照拿破仑炮设计的。
自带金属炮架和轮子,不仅转移速度快,而且随时都能参加战斗,还便于转向和瞄准。
既然知道优劣势,当然就要选择最好最合适的那种!
整个火炮加上炮架也就一千五百来斤,虽然人拉着吃力,但是用匹马牵引那就要方便许多。
因此,运输用的马匹,又成了眼前急需要解决的难题!
本章已完成! 回到南宋搞事情 最新章节第77章 试射,网址:https://www.254y.org/383/3834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