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毒土之果(1/5)

作品:《神剑平天下之魔镜

马车从雷峰塔下疾驶而过。千疮百孔的雷峰塔屹立不倒。

马车颠簸着,周鹏、方圆、楚凤和楚楚的心情也很忐忑。楚凤和楚楚姐妹俩坐在一边,她们都不看方圆,会说话的眼睛注视着姨父,眼神充满疑问。方圆和周鹏坐在一边。方圆也看着周鹏,觉得他确如英雄榜所述“神龙见首不见尾”,神秘而又睿智。

周鹏只有四十五岁,却一头白发满脸皱纹,身形佝偻,看起来像个花甲老人,不过,今天的精神挺不错。他知道孩子们很关心他是怎么活下来的,“翠屏天火”又是怎么回事。他笑了笑,慈祥中带着苦涩,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们,很多看似美好的结局,是用血泪换来的,喜剧其实是悲剧,但愿不要重演!”

“二十年前,丐帮刚刚打败日月教,人心不定局势动荡,丐帮高层为如何长治久安、造福武林而绞尽脑汁。纵观历代王朝兴衰皇权更替,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根源在于‘家天下’、皇权至上。东方帮主断然废除‘家天下’,天下为公,将权力置于法律的制约之下,也就是‘法治’。家父和楚叔父认为,‘法治’是一套思想文化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深入人心,必须树立法律信仰,因此,应当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掘法治文化遗产,寻求思想载体。他们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在春秋战国那个百家争鸣的年代,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尊崇法家,推行法治,日益强盛起来,到秦兼并六国,历时百余年,可谓久经考验。秦王扫六合,是法家思想在大浪淘沙中激起的千古绝唱。法家先驱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置‘刑鼎’于宫前公诸于众,推行‘君臣、上下、贵贱皆以法’;同时也是古人首次公开律法,打破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传统,开‘法治’之先河。楚叔父委托我和智深大师策划方案,把法家的思想精华融入到丐帮的治理方略之中。”

“谁能想到,这为‘翠屏天火’埋下了祸根!”周鹏看着楚家姐妹叹息说:“智深大师当时是你们爷爷的谋士,精通法家思想。当时江湖崇拜‘安邦神剑’,视同九鼎玉玺,有‘得神剑者得天下’之说,影响深远。如果把法治思想和神剑信仰巧妙融合,无疑是树立法律信仰的捷径。我去考证‘安邦神剑’的来龙去脉,发现并无‘安邦神剑’,它是倭寇用以麻痹人们思想的工具。”他说完摇头长叹。

楚楚神情凝重地说:“这我和方大哥听李素素说过。李素素的师父欧烛子是欧冶子的后裔,不知欧冶子有铸‘安邦神剑’之事。五十年前东瀛入侵中原武林时,欧烛子的父亲被东瀛人抓走,威逼利诱他打造杀人利器。东瀛人说东瀛有一把‘安邦神剑’,是欧氏祖上欧冶子所铸,刻有欧氏遗训‘顺势而为’,欧氏子孙应当遵从。以后才有什么九鼎玉玺、宝藏钥匙、武功秘笈的传说,视‘安邦神剑’为权力财富的象征。看来人们的思想确实被东瀛人麻痹了。”

周鹏点头说:“智深大师突发奇想——东瀛人杜撰‘安邦神剑’系欧冶子所铸,何不取其构思为我所用呢?于是,我们附会‘安邦神剑’系子产铸刑鼎时请欧冶子用剩余的材料所铸,‘铸刑书于剑’,试图将‘安邦神剑’转化为法律信仰的象征。”

方圆豁然说:“难怪周老伯在太阳城的求剑大会上说‘安邦神剑’是‘法治之剑’,可惜没人相信!”

周鹏长叹说:“是的,因为权力财富远比‘法治之剑’有诱惑力。食人谷之战前,智深大师通过张半仙在太阳城鹦鹉楼发布‘安邦神剑’是‘法治之剑’的消息,说神剑不是东瀛人所说的打开宝藏的钥匙,剑上所刻的也不是武功秘笈,而是治国安邦之道,它有可能就在神圣的太阳岛上。起初,由于新鲜,‘法治’取得一定的成效。”

“‘法治’制约权力。权力这个东西像‘毒老二’所说的‘情人百合霜’,一旦沾上就会成瘾,飘飘然欲罢不能,很难约束。东方帮主也不例外。善于察颜观色的林虎揣摩到东方帮主的心思,阿谀逢迎投其所好,高呼其‘万岁’。”

——当一个人登峰造极时,自然会有很多人前呼后拥,阿其所好捧其上天;当一个凡人上天后,难免不飘飘然,忘乎其形。刘邦荣登帝座后有人说他是“龙种”,受命于天。能够把“人种”变为“龙种”的人无疑是天才,在当朝理当飞黄腾达,而第一个呼东方白为“万岁”的人,其仕途也是不言而喻的。你吹我捧,各得其所,古往今来皆如是,似乎还没有哪个人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周鹏皱了皱白眉,说:“吃喝拉撒睡之前都得念‘东方帮主万岁’,大搞个人崇拜,把整个武林搞得乌烟瘴气。这与复辟‘家天下’没什么两样。楚叔父秉性耿直,直言反对走历史的回头路,让东方帮主不高兴。没人不想让自己的权势千秋万世。食人谷之战后,东方小白神秘死去,深深地刺痛了东方帮主的心。楚叔父深为愧疚,交出兵权闭门思过。”

“林虎和江云揣透了东方帮主的心事,他们各怀鬼胎,抓住了除掉楚叔父的机会,合谋炮制了‘翠屏天火’。他们明白,历史上的功臣被谋害,都有后人揭露真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剑平天下之魔镜 最新章节八三、毒土之果,网址:https://www.254y.org/390/3903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