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策反(3/4)

作品:《六瓣梅之京城风云

向左明义询问,颇有炫耀之意。左相的反问,却让他隐约感得有些不对?

“相爷,是否本王殿上言行有所不妥?”端王担心地问。

“王爷,请怒老臣直言,这次议事殿上,靖王得大利,您,哎,得了个祸。”左相平静地说,脸上露出一丝不苟的神情。

端王垂下眼睛,凝视地面思索良久也没有想明白左相这句话的意思。

“还请相爷明言!”

“老臣斗胆请问王爷,当下二王夺位。靖王靠谁,王爷,又靠谁?”

端王听了,脸上一片茫然。

“哎。”左相轻轻摇摇头,“王爷,简单点,靖王若得了位子,谁最高兴?殿下若登了为,谁最高兴?”

“相爷莫绕弯子啦,本王愚钝,您就明说了吧。”

左相长叹一声,左手摸摸胡子,稍事停顿,然后向端王娓娓道来。

“靖王乃皇帝长子又是正宫所生,地位显贵,且素有大志,善独断,皇子之中无人能出其右,皇亲之中,朝堂之上大多支持,按理本该沿袭太子东宫之位。”

“原来左相也这样认为?”端王有些失望。

“请王爷让老民把话说完。”左明义接着说,“王爷生母地位卑贱,虽后来被丽妃收养,但论出身是比不过靖王的。论能力您就更比不过请王了。”

“老相爷,你到底要说什么。”端王有些不耐烦了,但出于对左相的尊重,还是收起了抱怨。

“之所以您能参与夺位,原因有三。其一,靖王子嗣少,王爷子嗣多。靖王膝下唯有一子赵煜轩,未过十岁,且靖王只有一妻,年岁已大。王爷有三子五女,更兼妻妾成群。其二,靖王不止一次公开主张盐铁专营,紧收财权,这就明显断了地方大员和各处蕃王的财路,所以朝中大臣较多支持,地方势力大多反对他。其三,靖王好与江湖之士结交,谓体察民意,据说,他的妻子也是江湖人士,此举甚不得皇上、甚至庄妃的喜欢。有此三点,皇上年近七十,还不敢把太子之位传干靖王,皇上还在犹像啊。”

端王恍然大悟,猛地一拍椅背:“相爷,本王明白了!”

“王爷说说,明白什么了?”左明义笑道。

“父皇把查审地方财援的权力交给皇兄,是让他去压服各地官吏、番王,为他登基铺路。”

“嗯,王爷的想法很有道理。”左明义听了,不住地点头。

“果真如此,本王岂不永无登基希望了?!”端王脸一沉,压低声音像是自言自语。

“王爷,不必太过悲观,皇上不是还赐了您一项任务吗”

“左相是说在皇亲里筹款补亏之事?”

“这可是个受气不讨好的苦差。本相以为,王爷是在皇上面前讨了一桩祸。”

“是啊,现在想想,本王对于能否办成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端王一脸沮丧。

“不过,自古福祸相依。”左相笑道,“皇上肯把这事交付予王爷,就是信任和倚重。弥补国库亏空,这么紧急重要的事,皇上没有派给靖王,就是不想让靖王独大,王爷不要妄自菲薄,应该尽心尽力,办好皇上交予的差事。”

“左相,只怕,难啊。你也知道这些皇亲大多是支持靖王的,本王在这些人眼里,哎,一言难尽!”

“王爷出身低微,在皇亲宗族间不受待见,筹钱自然不易。不过老臣以为陛下此举却是有意为之。”左相说道

“相爷请明言。”端王感到事情又有了转机。

“难道端王真的以为是国库缺这八万两银子么?”左相笑道,“张简之和靖王抛出这个议题,不过是为了彻查地方财账,制造借口而已,皇上圣明,又岂会不知?”

“可是皇上终究还是准了赵洪的奏请啊。”

“不过皇上也禁了靖王十天?这十天足够各地大员和藩王们清理做帐,应付靖王的检查了。所以,老臣预料靖王此番所获不多,说不定还会跟一些州郡长官结梁子。”左明义顿了一下,拿起茶杯慢慢喝了一口。

端王越听越有兴趣,他摸摸左手上的戒指,“照左相的话,父皇是在故意整皇兄吗?”

“皇上与靖王政见相同,不过是手段不一罢了。靖王想毕其功于一役,皇上想循序渐进,让靖王去查帐是要敲山震虎,弹压一下地方势力。”

“噢,原来是这样。”端王听了左相的话如梦初醒。

“至于陛下为何派王爷去皇亲宗族中筹钱。老臣以为,陛下只是想搞清楚,哪些皇亲是能撇开门户之见,以国事为重的?这些人,日后必是新君的左膀右臂,必经皇上年事已高啊。”

“左相的意思是,在这个时节,还能帮本王筹钱的,必是识大体、顾大局之人。”

“不错,王爷一定要记住这些帮你的皇亲,日后若登大统,他们都是可以倚仗的人。”

“相爷一席话,如醒醍配醐灌顶,本王记住了。”端王深深向左相鞠躬,左相忙站起身,扶起端王。

“王爷,万万不可,折煞老臣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六瓣梅之京城风云 最新章节第五十三章 策反,网址:https://www.254y.org/393/39357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