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6章 古代的奇葩税法(2/4)

作品:《祖辈们:隔着时空看后世山河

都不好意思说的程度。

杜如晦、房玄龄他们也都是很有眼力见的,直接岔开话题聊天,不让陛下尴尬。

长孙无忌还拉了拉魏徵,眼神示意他这大过年的,可别说什么扫兴的话。

天宝年间

李隆基和李亨父子俩相互对视了一眼,又尴尬的齐齐移开。

李白轻晃着酒杯,这出生在盛唐,见过盛世繁华,也见过战乱四起,唉,也算是一种人生经历了。

杜甫都不敢想自己要是活着德宗的时代,只怕一家人会更落魄,可怜那些无辜的百姓啊。

此时的李适,太想哭了,他容易吗,当皇帝又如何,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三、捋须钱。

南唐时期有一个大贪官叫张崇。

他这个人贪婪残暴,到处压榨民脂民膏。

有一年他去扬州入朝,百姓们以为这个瘟神不回来了,见面后就说,“那小子不会回来了。”

哪知道张崇又回来了,听到这事后,要收渠伊钱。

第二年张崇又去入朝了,大家以为他这次肯定不会再回来,但也不敢开口说了,于是见面就捋胡须庆祝。

哪知道张崇又回来了,得知此事,很是愤怒,又开始征收捋胡钱,百姓们苦不堪言。}

各时空第一次听说这种税钱的百姓们,看得怒气渐起,脾气暴躁的已经开口骂人了。

“这还要不要脸了,啊,这种人怎么老天就不给他收了。”

“到处吸取百姓们的血汗钱还不让人说,呸。”

......

即便是文雅些的读书人都看得直摇头,直性子的也是出口成脏。

两袖清风的清官同样很是不耻这种行径。

包拯也是知道这个人的,刚得知的时候简直是刷新他的三观,“贪婪无耻之人当了官,对百姓可不是一件好事,同样不利于朝廷。”

秦皇汉武这些第一次知道这种钱的帝王,心里em...,这种官员,平时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关键时刻宰了也算是有价值。

{四、欢喜税。

南宋时期,百姓们打官司需要交欢喜税,别看名字取得那么喜庆,但对于百姓可不是什么值得高兴事情。

官府才不管你打赢了还是打输了,都要纳税,这对于交税的人大概是开心不起来的。

所以南宋百姓一般双方有什么矛盾,都会先私下解决。}

南宋百姓们都愣了下,一下子说到他们身上,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其他朝代的百姓们也表示难以接受,穷苦人家本就缺少收入来源,这冷不经又要多出一份钱,真不是什么好消息。欞魊尛裞

官员们倒是稍微想一下就明白了,这一出欢喜钱,也是避免百姓们浪费朝廷资源吧。

赵匡胤也没多大感受,站在他的角度是能理解的,免得为了一点小事就找衙门。

{五、草鞋税。

在清朝时期,一些贪官为了能榨取更多的民脂民膏无所不用其极,还规定了进城要收税,也就是草鞋捐。

但一些老百姓太穷了,就连草鞋都穿不上。

然而以为不穿鞋就没事了吗,不可能,不穿鞋进城同样有赤脚捐。}

这一出,直接把各朝百姓的怒火惹爆了。

本来日子就过得苦,但偏偏这些贪官污吏当道,没有人替他们做主,还嫌压榨他们不够,变本加厉的欺负人。

老妇人难受的抹着泪,“这些畜生,早晚要遭报应的啊。”

青年握紧拳头,恨得不行,“他们能不能遭报应不知道,但现在过得苦不堪言的是我们。”

......

清朝皇帝们都有点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康熙怒气冲冲的看着胤禛,“立刻派人去查,朕要看看都有谁弄出这种税。”

“儿臣这就去。”胤禛心里也不痛快,这简直是被当众打脸。

......

乾隆也是学他爷爷,本就爱脸面,虽然现在一直都很丢脸吧,但他不可能不管了。

其他朝代的皇帝也开心不起来,他们不确定自己的朝代有没有,毕竟贪官污吏屡禁不止。

先辈们心里都压着怒火,他们有太多想要改变的,对古代也不会有什么滤镜。

即便真的有明君们做到挂念百姓,即便真处置了贪官污吏,抄家所得也是充入国库,受苦的依旧是百姓。

所以他们要做的是即便这个世界是破破烂烂,他们也想消除封建,打造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盛世出来。

{除了税,还有就是捐,‘苛捐杂税’这个词中的捐并非虚指。

美其名曰是捐,但不是你自愿想捐就捐,实际上地方可以非常随意的收取。

可以说,以前的老百姓们,喝口水都是小心翼翼的。

这里就不得不点名晚清到民国这段时期了,‘捐’得特别奇葩。

地方上的那些军阀们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祖辈们:隔着时空看后世山河 最新章节第 326章 古代的奇葩税法,网址:https://www.254y.org/427/42702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