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梦至宝山千万次,此番不可又空回(4/11)
作品:《道缘儒仙》将自己的修炼经历大体叙述了一遍。
老僧听得不住点头,赞道:“你们积累的佛心已经够了!求佛不是空谈,讲究的是艰苦的修行和佛心的积累。所以只要掌握基本的佛理就行了,懂得太多也没有用处。老衲在此守第一关,按规定该讲‘因缘’。”说到这里他慈祥的目光在两人面上掠过,微微一笑道:“不是‘姻缘’,你们别搞错了。”
兰儿面色微红,嫣然一笑道:“师傅四大皆空,怎会想起‘姻缘’来?”
老僧避而不答,合掌道:“虽然是故交,我也不能徇私放行,还得给你们讲一个时辰的佛经才行。”
叶昊天道:“弟子洗耳恭听。”
老僧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一字一顿地缓缓说道:“所谓‘因缘’,是指事物的形成和毁灭均有内在的因素,佛家将这种因素称为‘因’,将因素与因素之间的关系称为‘缘’。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起,都有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合适的条件,就不能生起事物和现象……”
叶昊天对佛家的理论还算熟悉,所以听来毫不费力。
此后老僧的讲解渐渐快了起来:“佛曰:‘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佛经中说缘起有十一个意义:无作者义,有因生义,离有情义,依他起义……”他讲得越来越深,不但兰儿听得吃力,叶昊天也觉得头大。
他讲得越来越深,不但兰儿听得吃力,叶昊天也觉得头大。
老僧讲了整整一个时辰才收住口,看着两人有些难过的样子,呵呵笑道:“老衲是按照上面的规定讲解的。其实你们只要明白第一段就行了,后面的全是废话,听不听问题不大。你们既然来了,就会在这里住一段时间,有什么不懂的东西,以后慢慢揣摩就是了。”
叶昊天连忙道:“谢师傅传经。弟子可能住不了多久,只待目睹佛宗大会之后便要回去了,希望有缘还能再见。”
老僧十分惋惜地望了他们一眼,微微叹了口气:“你们的修为虽然不错,只怕仍难抵达山颠。”
叶昊天也不明说,只是道:“待弟子试试看,实在不行也没关系。”言讫告辞而去。
第二重金山色成玄黑,似乎是玄铁铸成。守关的是一个胖大的中年和尚,讲的经文则是“空”的含义,以及佛家为何叫做“空门”。
胖和尚讲得口水四溅:“要想去除烦恼,首先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世间的事物无一不是暂时由各种不同的因素集合而成的幻象。这些幻象使你感觉到事物的存在,其实存在的只是因素,因素在变,事物也在不断变化。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至于对称心的事物起贪心,对不满的事物起怨恨了。佛家所讲的‘空’字,并不是一切都没有的意思,而是要你在努力促成其事之后,不要把它摆在心里,那是去除烦恼的最好方法。”
叶昊天和兰儿唯唯称是,反正不管怎样都要听满一个时辰。
第三重金山色成紫红,好像紫金铸就的一般。守关的是一个年长的女尼,身着淄衣,头戴僧帽,讲的经文则是什么叫“无常”。
“所谓无常,是指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事物的现象是暂时的各种因素的聚和散的活动。佛家说刹那生灭,就是一刹那中具足生、住、异、灭。刹那是极短的时间,弹一下指头的时间有六十刹那。一个物体的生住异灭,一个世界的成住坏空,实际都是刹那生灭相续的存在……”
又是一通长篇大论,听得兰儿似懂非懂,只想让她早点讲完。
过了好大一阵,老尼终于停了下来,面目慈祥地望着两人:“懂了吗?如果没懂,我可以再讲一遍。”
叶昊天连忙应道:“多谢师傅,我懂了。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比如人身上的毛发,每时每刻都可能有脱落;三万六千个毛孔,此时彼时各有不同。”
老尼赞道:“小施主悟姓不错,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重金山呈亮银色,好像是由白金垒成的。守关的是一个枯瘦如柴的老僧,讲的是“无我”。
老僧一面敲着木鱼,一面梵唱不绝。
叶昊天仔细倾听才大体明白他所讲的意思。
那是说,人类的烦恼之所以多于牲畜,是因为人的自我观念比较强。自我观念带来自私的行为,凡是遇到和自私的行为相抵触的事物,便会引起烦恼。构成自我观念的基本因素首先是我们的**,再渐渐地向外扩张,有了我的财产、我的名誉、我的事业,我的权势等等。人们为了维护这些“我”及“我的”观念,努力奋斗,也为此而招致烦恼。其实,当你感到痛苦而无法解决的时候,不妨换一种态度,试着想想“无我”。佛经上说:“世间一切的事物,包括每一个人的身心在内,无一不是由因缘促成的幻象,根本找不到‘我’的观念可在何处生根,所以是‘无我’。”
兰儿频频点头:“说得好!现在的人太自私了,心里只装着自我,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道缘儒仙 最新章节第84章 梦至宝山千万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网址:https://www.254y.org/62/62643/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