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凤琴管家3(1/2)

作品:《陌上美娇娘:压倒败家夫

徐书同坐了下来,让那些人排好队不许吵闹,不许这样那样,然后一桩一桩地道来。

于是就在孟夏好奇的观注中,徐书同端着茶杯听那东西南北、这家那家一桩一桩地事,不过半个上午加一个中午就全处理掉,等把最后一个人打发走了,徐书同回过头,就看见了孟夏。

孟夏怕冷,离火盆近,被那火烤得暖洋洋的,脸儿都烤红了,时间一长,就倦了爬在桌上,用手托着腮在看。

徐书同转过头时,就看见一幅好看的图画,孟夏一手托着腮,模样专著地看着他,一见他回头,孟夏立刻惊觉过来,忙把眼睛移开道:“没想到这样的事,都是三哥处置的。”

徐书同放下茶杯道:“这样的事天天都有,一旦告官,那告的人是要花银子的,你也看到了,本不是多少钱的事,如果诉讼花的银子比这怕要多得多,刘大人就把长州城这样的事交给我和师爷处置过几桩,见我还处置得比师爷公正些,索性就把这样的事都交给我处置了。”

“原来竟是刘大人偷懒。”

“刘大人倒是个勤勉的官,长州有十二个郡,他都不顾劳累,许多事亲力亲为,之所以把这样的事交给我,只不过是想减轻长州民众的负担而已,但又不想放过那些鸡鸣狗盗之辈。”

“长州城有刘大人这样的官,真是长州人的福气。”

“所以…,天下都乱了,独有长州没乱,这大约就是刘大人和福诺将军的功劳。”

“天下乱了…,但愿长州别乱才好。”孟夏一路逃难,深有体会,徐书同轻轻叹了口气道,“只怕形势所逼,长州城也不得不卷入。”

“是因为那位世子爷?”孟夏到这里,见徐书同的眼睛轻轻闪动了一下,随后徐书同恢复正常道,“世子仪是义天侯的掌上明珠,而义天侯是惠妃娘娘的兄弟。”

“这些…我可不懂。”孟夏在相府待着,虽知道一些皮毛,但那时一是年纪尚,二是这种往深里的东西并无人与她谈及,所以也无从知道。

徐书同便道,“徐惠妃是寻王的母亲,其胞弟义天侯在云州,王大将军在瑜州,方士隐在达州,京州和琼州最乱,如果不出我所料,琼州应该在布王手里,京州一分为二,一半在王大将军手里,一半在布王手里,本来这王大将军和布王略强,还有犄角之势,但如果谁得了长州,这情形就要发生变化了。现如今世子仪来了,北边在剿匪,剿匪的军队是受布王控制的,我想那王大将军和方相也不可能没有动作。”

孟夏听到寻王,想到和自己一起逃难的贺中珏,轻轻叹口气道:“我真希望长州不要打仗。”

徐书同沉默一会才道:“长州打仗肯定是避免不了的,只是看它最后属于谁,跟谁打。”

“那…那三哥希望它属于谁?”

“这个与我无关。”

“那三哥为黎民百姓着想,觉得它归谁好?”

“如果为黎民百姓着想,我希望它归云州。”

孟夏有些吃惊:“既然徐三哥希望它归云州,为什么又处处看不惯那世子爷?”

“你看得惯吗?”徐书同没有回答,而是反问,孟夏语塞,句心里话,从这个世子仪出现,就给人一种飞扬拨扈、劳命伤人的感觉,于是孟夏道,“既然有这样的世子,为何你还希望长州归云州。”

“徐惠妃是个明理睿智的人,义天侯也是忧国忧民的正直人,只是…”

“只是如何?”

“只是可惜了他们的一对儿子都不争气。”

孟夏眨了几下眼睛,一想这贺中珏,正忙着纳妾享乐;再想那世子仪,跟闹世霸王一般。果然还真的不象一般的不争气,尤其是贺中珏。

孟夏盯着盆里的炭火,好一会才道:“当初那义军进入京州的时候,杀了好些王公贵族,其中就有皇上和太子爷…”

“这次匪乱,只有皇上遇害,太子、皇后让王大将军劫走了。”

“啊!”孟夏才知道民间的传闻还真不假,“那西街口杀人的时候,是有太子爷和皇后的。”

徐书同摇摇头道:“那是匪军为了安稳京州城的人心,发的假通告。”

孟夏有些想不明白地问:“为什么皇上会遇害,那皇后和太子爷没有和皇上关在一起吗?”

徐书同淡淡一笑道:“这事情的真相,怕只有问王大将军了,而且这匪军轻易就入了城,本来就是很蹊跷的事。”

“为什么讲匪军是轻易入城的?”

“你当时在城中,可有见着匪军攻城?”

孟夏回想匪军入城那日的白天,自己正嫁入了寻王府,既然尚在正常迎娶,可见京州城根本就没有战事,而半夜的时候才传来厮杀声,那厮杀声已不在城外,而在京州城内,也就是匪军根本就没有攻城,就占领了京州,于是便道:“徐三哥这么一讲,确实没有攻城之事。”

“就算允治昏庸,统治混乱,在京州南面闹事的匪军要想进京州城,在允治没有投降的状况下,怎么都应该有一场恶战才是,但没有,匪军在半夜入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陌上美娇娘:压倒败家夫 最新章节第一百章 凤琴管家3,网址:https://www.254y.org/64/6449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