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2/3)
作品:《汉侯》早想见一见统领边军之人,奈何军队驻扎在林苑,始终寻不到机会。唯一能想的办法,就是每日进宫请安,希冀能来一场巧遇。>
功-夫不负苦心人,刘陵从宫人口中探听出,天子召赵嘉入宫。为达成目的,她刻意在长乐宫久留,出宫时,还绕道未央宫,果然遇见正主。>
在赵嘉看向刘陵时,刘陵也在打量赵嘉。>
以她探听来的消息,这个出身边陲的赵氏子,不到傅籍之龄就献上利国之策,朝廷推广的驯牛之法就是出自他手。>
几年时间内,多次立下战功。>
先帝给予厚赏,并授官封爵。>
无论官职爵位,都算不上太高。放到长安之内,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但是,联系他的年龄,事情就变得不是那么简单。>
据传代国相罢官同他有不小的干系。虽说传言未经证实,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思及他同云中守的关系,刘陵不得不加以重视。>
短短一瞬间,两人脑中都闪过数个念头,不同的是,刘陵有心结交,赵嘉却是避之唯恐不及。>
宦者轻咳一声,提醒道:“赵大夫,天子召见,不可耽误。”>
赵嘉借机向刘陵拱手,随宦者向宣室行去。>
目送赵嘉背影消失,刘陵笑得愈发妩媚。转身离开时,宽袖被风鼓起,在身侧飞舞,犹如翩翩蝶翼。>
宣室内,刘彻坐在屏风前,面前摊开几册竹简,提笔又放下,突然间手一推,将竹简全部挥到一旁,端起漆盏,三两口饮尽。>
韩嫣摇头轻笑,弯腰将竹简拾起,重新放回到几上。>
这些都是诸侯王上表,也不知是不是私下里商定,内容千篇一律,近乎是一模一样。刘彻起初还兴致勃勃,翻阅半晌,兴奋感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烦躁。>
“陛下,这些表书……”>
韩嫣正说话时,宦者禀报,赵嘉奉召觐见。>
“快,让他进来!”>
终于不用再看表书,刘彻心情大好,见赵嘉走进室内,更是眉眼带笑,态度格外亲切。>
“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刘彻态度亲切,赵嘉却不敢过于随意,谨慎恭敬,端正行礼,不出半点差错。>
“起。”刘彻让赵嘉起身,坐到自己身前。>
“谢陛下!”>
赵嘉正襟危坐,神情严肃。>
“我听阿贺说,汝幼名阿多?”>
赵嘉愕然抬起头。>
面君之前,他做过多种设想,就是没想到,天子开口不提国政军事,也不提边塞商贸,反而提起他的乳名。>
“回陛下,确是如此。”>
“善!”刘彻颔首笑道,“既如此,我也唤你阿多,如何?”>
“敬诺!”>
“不用这般拘束。”刘彻摇摇头,道,“我长于宫内,未曾出长安,于边郡诸事仅有耳闻,从未亲见。心下好奇,一直想寻人细述。”>
明白刘彻的意思,赵嘉心下大定。>
天子之意,同他之前的打算不谋而合。>
“陛下,臣于此略知一二。”>
赵嘉如此上道,刘彻自是喜悦。>
在讲述之前,赵嘉请刘彻赐下绢帛笔墨,告罪一声,当场将绢布铺开,蘸墨绘成地图。没有测量工具,比例不够精确,但有皇宫收藏的抽象画做对比,已经足够惊艳。>
随着地图逐渐成形,刘彻的表情由轻松变得严肃。无需他吩咐,韩嫣快速起身,吩咐宦者守在门前,无召不得入内。>
赵嘉的动作很快,笔下勾勒出五原、云中、定襄、雁门等郡。因绢布面积不够,直接将两幅拼在一起,陆续增添代郡、上谷、上郡、渔阳等地。>
其后以边郡为轴,分别向南北延伸,南绘长安,北点茏城,并依次圈出匈奴和诸杂胡的大致范围。>
因多数地区没有实际去过,仅存在概念之中,赵嘉采取简略画法,一个圈就是匈奴,圈外点点就是杂胡。>
商队西行的道路同样绘出。>
沿途之上,诸番邦星罗棋布。无法确定大小和准确名称,一概用三角和方形代替。>
唯一能确定准确位置的,就是卡在东西要道上的楼兰。>
据商队成员讲述,楼兰建有城邦,居民半牧半耕,因常有商队往来,国内十分富裕。只是国小兵弱,依附于匈奴。商队途经此地,如非向导给力,差点遇到麻烦。>
落下最后一笔,赵嘉吹干墨迹。>
抬头正要说话,却发现刘彻紧盯地图,漆黑双眼扫过边郡,手指点在草原:“匈奴地广,控弦者数十万,实为心腹大患。”>
室内寂静片刻,刘彻收回手,正身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侯 最新章节第一百六十七章,网址:https://www.254y.org/88/88859/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