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中尉何想(3/4)
作品:《汉末文丑》这份心思,与何顒的会谈当然就很愉
不等何顒显露袁绍之意,他就直言说道:“颍川与汝南接壤,我与袁本初是州里人,素闻他昔r与何公一道周急济困。援助党人,为天下志人之所望何公回到洛阳后,请告诉袁君,r后如有需用我之处,尽管言之,只需一封书信送到,我必竭尽全力”
文丑的态度很诚恳,姿态也放得很低
由不得他姿态不低。曹o的父亲深得当今天子之宠信,是现下朝中的红人。可就连曹o在面对袁绍的时候也自觉不自觉地要低一头,何顒张邈伍琼许攸等俱是海内名士,成名已久,可对袁绍却也是很尊敬,何况既强大后台名声又不如之的文丑?
要说起袁氏,真是“门生故吏遍布朝中州郡”。远的不说,只近十来年中,袁家当过三公的就有三人,熹平元年,袁隗被拜为司徒。熹平五年,袁隗又被拜为司空,光和元年,袁滂被拜为司徒,光和二年,袁滂复被拜为司徒,袁逢被拜为司空,从光和元年到光和二年三月,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三公里边两个都是袁家的人,光和五年,袁隗又被拜为司徒,朝廷的三公之位,多少人求之不得,对袁家来说却是轻松之极,三公有辟除府吏之权,又有“举吏”之权,所谓“举吏”就是使吏员得以升迁,可以想象袁家的门生故吏会有多少
荀氏也是天下名族,可荀氏的发家是从荀淑起,至今不到三十年,族中固是出了几个二千石的太守国相,可莫说三公,就是九卿也没有人做到过,比起袁氏这样的ding级门阀差得远
文丑怎能不放低姿态?
对文丑的表态,何顒极是欣喜
何顒是个有侠气的人,不喜欢绕弯子,文丑不等他提袁绍托付给他的事儿就主动表示愿与他们共除阉宦,这让他觉得很痛,大喜,说道:“早年,我初见孟德,尝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丑之,许子将誉你为‘荒年之谷’,荒年者,乱世也袁本初,英俊之才,有孟德有你相助,我等同心协力,汉室虽将亡,而天下终能安也!”
“汉家将亡”这样的话,何顒都能对文丑说出来,对文丑是非撑任这其中有荀氏素有清名之故,也有文丑在颍川时曾使张让的侄子张直被捕入狱的原因
文丑说道:“是”
“袁本初志在除n,今党锢解,被禁锢的名士士族很多出仕州郡,我辈声势大振,阉宦惶惶,大将军厚爱名士,也许诛除宦官的机会很就要到了丑之,你当慎事自重,藏器於身”
……
何顒身为司空府的掾吏,不能在元氏久待,与文丑达成了除阉的共识后,当天下午就告辞离去了
送走了何顒,回到府中堂上,荀彧田元皓问文丑他和何顒上午都闭门聊了些什么
文丑不瞒他两人,说道:“何公言袁本初说服大将军诛除阉宦”
“大将军厚爱名士”这句话,何顒暗示得很清楚,袁绍显是想通过何进来诛除宦官
两汉之世,外戚宦官轮番掌权,前汉外戚盛於宦官,本朝因登基之帝多来自宗室,掌政权必须借助内宫宦官之故,宦官盛於外戚,宦官与外戚争权经常获胜,如先帝时,借助中程单超唐衡等五人之力,先帝乃得以诛跋扈将军梁冀,单超唐衡五人因功得以封侯,号为“五侯”,遂权倾朝野,又如本朝,因先帝重用宦官之故,本朝初年宦官之势已很大,时为大将军的外戚窦武与陈蕃等谋之,诛宦官,却事泄身死,引发了第一次党锢之祸
虽然本朝外戚与宦官相争常败,可要想诛灭宦官,士子还必须也只能通过外戚
因为依两汉之惯例,外戚多被拜为大将军,权大,而且有兵权
袁绍如能说服现为大将军的何进,文丑知道他也的确说动何进了,那么,上有大将军的兵权,下有已出为太守的曹o等和复出的诸多党人名士之支持,辅之以袁氏的声望门生故吏,只要不出昏招,事前细密谋划,事发果断处置,一举将宫中的宦官除掉还是有din可能的
荀彧说道:“中尉,你觉得袁本初能说服大将军么?”
文丑问田元皓:“元皓,你以为呢?”
“先帝时,‘五侯’除外戚梁冀,本朝故大将军窦武又谋诛诸宦,宦者与外戚缘何不能并立?它,‘权’只一个宦官当道,外戚权;外戚主政,宦官权大将军虽出身寒微,然现既为大将军,又破黑山,声威大振,岂会争权之意?袁本初必能说服他”
荀彧细思慎想,对此事却终究不是那么乐观,说道:“元皓所言固是,可诸中程居深宫之内,与天子朝夕相伴,深得天子信赖,袁本初纵能说服大将军,要想尽诛他们却也不易,故大将军窦武得天下士子厚望,有诸多重臣名士相助,可最终不却也失败了么?除非……”
“除非怎样?”
荀彧摇了摇头,却不肯说了
窦武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窦融的玄孙,其女是先帝的皇后本朝的太后,他本人久有盛名,位居党人的“三君”之首,论是出身家世名望,都远胜何进,而且他与陈蕃等谋诛宦官的时候是在当今天子初即位不久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文丑 最新章节第二百零二章 中尉何想,网址:https://www.254y.org/92/92928/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