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附录清代的官制(1)(4/4)
作品:《官场现形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考取了庶吉士,叫做点翰林。科甲出身的人是非常希望做翰林的,因为做了翰林可以和皇帝经常接近,飞黄腾达的机会较多;而且主考、学政、御史,也多从翰林里考选。由翰林而“开坊”,前途的希望是很大的。
贡生有拔贡、恩贡、岁贡、优贡、副贡之别(还有例贡一种,是由于捐纳而来,不在正途之列)。副贡是乡试的副榜,犹如备取生。
其余四种,皆从生员中选拔成绩优异和年资较深的充任。其中拔贡十二年选一次为最难。贡生应人国子监读书,但实际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经过考试、验看后,可以任为知县、教职以及佐杂等官。
荫生,是父亲做了四品以上的官,遇到国家喜庆大典时,授给儿子以官位,叫做恩荫。如果父亲为国殉难,就不拘他官居何职,都可以授儿子以官位,叫做难荫。
保举,是办理河工、边防、赈灾、剿匪等事,有了劳绩,由主官保举而升官。保举有明保,有密保;有大案,有专摺。密保比明保郑重些;大案是一批人同时保出去,专摺是专保一人或少数人。又凡是被中央或地方官员保荐孝廉方正、山林隐逸、博学鸿词、经济特科之类,经过考试而获官的,也称保举。
监生,有恩监、荫监、优监、例监的分别。其中的恩监和荫监,也作为正途出身。
吏,指各官署管理书的胥吏。当了五年以上的书吏,是可以取得做起码官员的资格的。
&l;/div&g;
本章已完成! 官场现形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最新章节第145章 附录清代的官制(1),网址:https://www.254y.org/70/70957/146.html